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我们的普世文明经典句子_是否存在普世文明
tamoadmin 2024-08-11 人已围观
简介1.普世价值是怎么来的?谁先提出的2.天行新学:引领未来的普世新思想3.儒家的普世价值观有哪些4.普世价值的举例5.《文明的冲突》·第一部分 所谓的普世文明能够实现吗?6.西方的普世价值观是什么意思?两者的内涵不同、二者的阶级属性不同、二者的倡导价值不同。1、两者的内涵不同。核心价值观之所以叫核心,是因为它是在多种价值观并存的基础上,与其它的价值观相互联系,并且在其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一种价值观,不具
1.普世价值是怎么来的?谁先提出的
2.天行新学:引领未来的普世新思想
3.儒家的普世价值观有哪些
4.普世价值的举例
5.《文明的冲突》·第一部分 所谓的普世文明能够实现吗?
6.西方的普世价值观是什么意思?
两者的内涵不同、二者的阶级属性不同、二者的倡导价值不同。
1、两者的内涵不同。核心价值观之所以叫核心,是因为它是在多种价值观并存的基础上,与其它的价值观相互联系,并且在其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一种价值观,不具有排他性,甚至可以融合其他各种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如此。然而,西方普世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同,它的内容具有抽象性、欺骗性,甚至具有攻击和侵略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认为,普世价值观是一种普遍使用的价值观,无论哪个国家、民族、群体,都应该遵守;认为普世价值观是永恒不变的。
2、二者的阶级属性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西方的普世价值观是分属于两种不同体系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观,西方普世价值观是属于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观。
3、二者的倡导价值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扬和倡导的是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西方普世价值观宣扬和倡导的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体现的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等,一切都以满足个人自身的价值作为价值评判的标准。
普世价值是怎么来的?谁先提出的
自清末东西方文化和传统大规模接触以来,中国思想家的工作就是探索它们之间的差异和普遍性,一些外国友人如罗素也加入了这一行列。虽然他不是中国知识和问题的专家,但作为一个旁观者,他了解了《中国问题》年中国文化的普世价值,也领略了中国文化的诱惑力和魅力。
在儒家思想中认识到事物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用孟子的话说就是“物是不同的,但物也是有情的”。但是儒家从来没有否定过文化的普遍性。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
首先,儒家思想承认文化的普遍性和差异性、文化多样性和共识之间的关系。说“天下大同,殊途同归。”宋代的明道学者说:“一分不同。”这种思维肯定了有“我们”,有“共同的世界”,有“他者”,有他者的“不同世界”。两个世界的关系,按照《周易系辞传下》的说法是“万物共长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儒家传统和如何贡献给当代中国人和世界,取决于我们的深入观察和观点。在儒家思想和理论中,它具有某种内在的普遍性。其中之一就是它的仁爱精神。如果说尊重他人的意愿是一种普世价值,那么儒家的“仁”精神就有这样的内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你想挺得住别人,却又想达到别人”恰恰体现了这一方面。
仁本质上是普遍的同情,提倡包容,关爱万物。儒家一直把“求己”和“不待人”作为修身的中心,这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儒家“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思想,有机整体的世界观,教导人类要学会与万物相处,像自然一样善待他人。儒家“仁”中的孝的层次,主要是指出一个人实践仁的出发点和起点,并没有把它缩小到仅仅是孝。
再比如,儒家总是把人的尊严和价值放在人的道德意识和人格上,从来不以出身和身份来衡量人的优越性。儒家的人性论主要是人性平等,赋予所有人共同的人性。人和圣人的区别只在于学与不学的问题。
儒家思想中没有印度的种姓意识,古希腊也没有奴隶观念。儒家的“礼”虽然重在区分人与人之间事务的“不同”,其礼中很多规定了“区别对待”,但不能说是主张人的等级制度和不平等。在现代社会的很多礼仪活动中,人们不是被区别对待的吗?
总而言之,儒家的理论和思想一般倾向于普遍性和可通约性,而不是特殊性和差异性。055年到79000年的一段话可以代表儒家的这种思维:“天地万物为一人,谓之大同。所有的眼耳口鼻,所有的五谷寒热,都是不同的。然后一切准备就绪。倾万物于天,圣人观之以见其类。”
不同的文化和传统是自有的,但同时又是开放的,包容的,可以互相分享的。在不同文明、传统和文化共存的前提下,我们需要理性真诚的沟通和深入的对话。
天行新学:引领未来的普世新思想
@潘石屹:我请教一位美国学者,普世价值是怎么来的?谁先提出的?知道了来源我们好批判。他说:是中国人提出的,最后得到了联合国的认可和同意。他的说法惊我一跳。他:1945年,人们从两次世界大战中走出来,思考着如何避免战祸,有持续的世界和平。五十多个国家代表聚在纽约起草《联合国宪章》,只有人类有共同价值观才能避免战争。先起草了一稿反复讨论,马上就要签字了。中国代表反对,理由是这一稿共同价值是基于基督教的,上帝的,不能含盖信仰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和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没有共同价值观,就避免不了战争。大家纳了中国代表的建议。就有了今天《联合国宪章》中的普世价值。
儒家的普世价值观有哪些
新学是以中国古老的易经哲学,即太极阴阳与天人合一的思想为主体,以建立于现代量子科学基础之上的心物波粒二象性为充分理性基础,从古希腊哲学吸收了严谨的理性思辨和求真求知的理念,从古印度哲学吸收了神圣的彼岸世界和宇宙精神的理念,从而创建出融东西方思想,融科学、哲学和神学为一体的全新的恢宏博大的思想体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人类新文明的建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关键性的方向指引。
新学认为中西方历史上所有的宗教、哲学和科学都是新学的旧形式,是新学的思想铺垫,它们都是人类对自我和宇宙的探索认识,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它们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有着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只有将它们充分整合,化解它们的矛盾冲突并纠正谬误不足,吸收它们的优势精华并创新改造,才能建立起适合新时代新文明的思想体系,推动个体心灵和人类文明的整体跃升。
新学既继承了古今中外所有思想体系的精华,又通过整合创新而超越了所有旧思想,这种通过对中西方旧有的宗教、哲学和科学进行整合创新进而产生的革新性的并且还将永远不断自我革新的普世新思想,被称为“新学”,因为由天行所创立,又称为“天行新学”。
天行新学借助于核心的心物波粒二象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二象性时空观,成功化解了物质和意识、思维和存在、主体和客体、本体和现象、先验和经验、现实和理想、此岸和彼岸、世俗和神圣的矛盾关系。真正实现了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的三统一;实现了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三统一;实现了古中国哲学,古希腊哲学和古印度哲学的三统一;实现了哲学,科学,和神学的三统一。
新学继承中华文明“刚健日新”和“厚德载物”的精神内核,以统摄万物的最高原理——心物波粒二象性,即心物辩证法为理论基石,以自主自强、厚德仁爱之人文精神为主旨,以“共创共建,共享共担,共生共荣,共善共进”为纲领,集古今思想之大成,集中西思想之大成。强我华夏神州,化万国以大同,润养塑造新人类,构建缔造新文明。
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和谐社会需要正确的思想理念的指引。当前中国社会以及全球出现的种种深刻危机,来自于思想混乱和信仰迷失。今天的中国和世界都急需一场文艺复兴式的更加彻底的新启蒙运动,而启蒙必须建立在一套真正完善强大的思想体系的基础上。如何发扬东方文明尤其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优势,如何吸收西方文明的精髓,如何能够克服宗教,哲学和科学的各自不足,如何能打破思想的禁锢枷锁,进而建立起一套真正完善的适合我们中国以及整个人类社会的普世性的思想体系,重建信仰,重建,解决日益紧迫的社会危机,找到正确的人类文明发展方向,这是当代中国也是全球最迫切的事情,而天行新学就是要努力解决这个最困难也最紧迫的问题。
无论是中国社会还是整个人类都无疑的已经遇到种种危机挑战,我们正处在一个大转折的时代。目前没有一种旧的思想体系能够真正解决目前的危机,没有一条道路能够被公认为是康庄大道。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无论是佛教还是基督教,无论是新左派还是新自由主义,无论是西方后现代哲学还是现代科学,都难以给出解决人类文明危机的有效方案,都有着各自的严重局限。而新学就是在这个大转折时代破土而出的新思想,是对传统的宗教,哲学和科学进行了革命性的创新,给出了更加完善清晰的人类文明危机的解决方案并不断的改善和实践之。虽然新学还只是刚刚萌芽,无比弱小,但是它有强大的内核,必将茁壮成长。
新学具有明显的左翼思想特征,是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有机结合,但是整体上更倾向于集体主义而又不压抑个体的独立自主性,新学对极端的个人主义为立论基础的西方新自由主义以及西式民主都有强烈的批判。它将成为左翼针对西方新自由主义,西式民主以及极右思想的有力思想武器,新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对周易的太极阴阳思想作了革命性的升级,并且对基督教和佛教以及西方后现代哲学等外来宗教和思想的消极作用具有明显的抗侵蚀性和消毒作用。新学是儒道思想、马克思主义和思想的近乎完美的理性融合和进一步革新升级,新学也是古中国哲学、古希腊哲学和古印度哲学的有机融合,和中国最高领导者的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很多思想又不谋而合,是古今中西思想的集大成。
新学既不符合宗教的严格定义,也不符合哲学的严格定义,也不符合科学的严格定义,新学是三者兼而有之但是又和旧的范式标准有根本性的不同,它是托马斯·库恩所说的一种新的范式革命,任何一种旧的标准已经无法衡量它。新学是一种具有普世性的新价值观,也是一种新的意识形态。 新学正是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非常需要的,也是自上而下的有识之士都在苦苦追寻的一套既有继承性又有创新性并面向未来的新思想体系,它站在影响传统中国2000多年的儒道思想以及近代思想基础上,继往圣之绝学,重建中国人的信仰,强健中国人的精神,努力化解社会危机,积极推动社会发展。
尽管新学继承了所有传统思想,但是却又颠覆了所有的传统宗教,传统哲学和传统科学,这注定了新学的初期传播将极其艰难,必定遭到各种旧思想旧势力的激烈反对,但是新学无惧反对者,新学也绝不会去努力说服那些顽固僵化的反对者们放下旧有的思想而改弦易辙,100多年前的量子力学之父马克斯·普朗克说过一句名言:“一个新的科学真理取得胜利并不是通过让它的反对者们信服并看到真理的光明,而是通过这些反对者们最终死去,熟悉它的新一代成长起来。”和科学真理一样,新学是属于新一代人的信仰追求,是属于充满独立自由精神、革新精神和勇于突破传统的水瓶时代的新思想。经过逐渐熟悉并接受新学思想的新一代人以及其后几代人的努力,新学将逐步完成对所有传统宗教,传统哲学和传统科学等旧思想的革新,并不断的自我革新,成为引领未来时代的人类普世新思想,开创一个充满互爱,充满和谐,充满美好的人类新文明,并将真善美的光明力量永远传承下去,这是不可逆转的!
不断成熟完善和发扬光大的新学,将成为人类新的信仰选择。这种信仰将是彻底去宗教化、去权威化、超越人格化神、远离一切僵化的教条和非理性的宗教神学,是建立在对精神性的人类自身和物质性的宇宙的理性认识基础上,进而实现个人、社会和宇宙的有机和谐,是爱因斯坦所说的人类未来的终极信仰。 以这种全新的思想体系为指导和实践,不但将促成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实现我们的“中国梦”,也将最终促成无数东西方先哲关于人类美好幸福世界的共同梦想,更将引领人类的集体意识进化,迈向星辰大海,迈向永恒的光明彼岸。
1917年,24岁的年轻在他的宏伟雄文《心之力》中的第一句写到:“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细微至发梢,宏大至天地”,这正和新学的心物波粒二象核心思想不谋而合,他又说:“ 国家民族之新生心力志向,必缔造世界仁德勇武文明之新学,新学为思想理论之基石栋梁,新学不兴,御敌难成,如神州中华新学宏论集古今大成之时,必为人类之新邦 ”,整整100年以后的2017年,和思想以及古今中外所有优秀思想多脉相承,合流统一的天行新学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宏大理论思想体系的构建和命名,于2018年的春天破土而出,必将闪耀中华,闪耀世界!!!
——新学创始人:傅天行 2018.2.13
※天行新学的核心思想简述
※意识波粒二象的完整论证
※先验自我论证:对认知的理性考察
※新学开山之作:《万物一理》序言
※天行新学:引领人类的普世新思想
普世价值的举例
二十一世纪是东方人的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东方的大陆文化中华文明将发挥威力和作用。东方的价值文明、普世价值观“公道、和谐、责任”一定能够最终在全世界、全人类唱响。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东方哲学无限深邃,人类的普世价值观应该在中华文明文化中寻找答案,要在东方哲学思想中寻找答案。当今世界,中国在一个物质基础基本具备、政治层面集中统一的两大背景下,已经完全具有全面发力进行社会改革的条件。要建立一个公道和谐的社会就要创新治理出成千上万个“铁包公”、法官必须个个都是“铁包公”的时代,铲除腐朽、制止腐败、根治犯罪,中国社会将率先步入一个公道、和谐的崭新社会。公道和谐的公和思想、公和理论、公和主义将得到最大的发展和发挥,较之西方海洋文化文明“民主、自由、”更为合理的东方大陆文化中华文明“公道、和谐、责任” 普世价值观将闪亮登场。天下公道的社会才是最好的社会。
二十一世纪的东方、中央之国的华夏大地将会迎来一场新的社会思想革命,东方普世价值观的“公道、和谐、责任”将会汇同人类其它文明成果一并闪现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一个公平、公正、公道的社会,一个和谐、和平、和睦的社会,一个负责任,有责任心、责任感的社会将会在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扬光大。这是历史的必然,是人类大同世界到来之前,人类物质文明基础基本具备、基本到位以后的精神文明的必然走向。“公道、和谐、责任”将以新的更加合理的东方式的普世价值观冲击取代西方“民主、自由、”,并将最终为全世界的人们所接受。
东方人的“公道、和谐、责任”包含着对人性的教育,在公道、和谐、责任前提下充分享受自由、民主、。西方人的“民主、自由、”突出人性的自然,无限自由是西方人的追求,无限自由就会产生罪恶,“民主、自由、”对犯罪是没有教化作用的。因此,西方人把人的教化放到了教会中去,并依靠各种繁杂的法律条文进行约束。根据这种情况,西方的经济尽管发展很快,但犯罪率不会下降,其原因就是它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道德问题,一昧地追求民主、自由、,但解决不了社会犯罪问题。法治社会是人类的一大进步,而道德社会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东方人“公道、和谐、责任”中的责任、公道完全源于道德并反过来可进一步加深对道德的培养,在道德、责任、公道前提下自然地享受民主、自由、才是合理的、完整的、无缺陷的普世文明。
东方人在几百年间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战乱不断,经济落后,民不聊生,在只有强权、霸权才有话语权的时代,似乎西方强国的一切都是好的、正确的,实际上西方强调“民主、自由、”的普世价值观,推崇这种普世观是近代百年的历史,在当今世界,在其它国家、民族落后的情况下鼓噪“民主、自由、”,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世界各地全面西方化。但是西方、美国的“民主、自由、”无力回天,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经济已经桎梏了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陷入泥潭不能自拔,在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冲撞过程中,东方文化在重新认知中崛起,东方各方面的发展在新的环境中强劲向前,东方的中华文明文化是最科学的、合理的、理性的文明文化。
公道一词在“公道、公平、公正”当中的比较。公道就是大家不约而同地认可,长期形成的、共同认可的道理,是道德的范畴。公道就是办事、做事要正派无私,不偏不倚,是人们在处理事物当中最希望持有的态度,是人们普遍追求的一种价值观,人们希望社会公道,公道。人们希望有这样的一种社会环境,这种公道社会有着人们最大的自由,这种自由是不侵害别人的自由,不是牺牲别人利益的自由,而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而公平一词则不但含有公道,不偏不倚,更具有平等对待、评判事理,带有一种由上向下、由大向小处理事情的权力。公平更象是一个裁判,对当事双方的一种合理平衡、合理评价,比公道多了一层含意,即此事是否公道,需加以衡量,公平是别人的一种评价,不能自称。公正的含意应该是公平、中正、正直,公正字意已含有严肃、认真、官方用语,带有纠正不公道、不公平的含意。你说你公正,他说他公正,有争高下的含意,公正更不能自称,所以这个词需要舍去,不能用到普世价值中去。普世价值观是弱者的权力,受体的权力,是弱小者享受的一种最基本权力,所以在公道、公平、公正当中,公道更具弱者所具的权力,同时也最具备“内含”一种最基础的公民百姓对社会的责任,对别人负有责任和义务,也含有一种正义之气,公道一词应更为合理。没有公道便谈不上公平、公正,因此选择公道一词成为东方普世文明中的一员,应该是能够让人们接受的。
“和谐、和平、和睦”,社会要和谐、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世界和谐,和就是相融,谐就是谐调,和谐就是相互合融共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求同存异。和谐也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文明文化,具有很强的普世价值。和谐也是追求向往的一种平静安宁的和平生活,人与宇宙间的和谐是一种高境界的享受。谁也不希望世界动荡、社会动荡、充满变数、充满危机受到自然报复及人与人之间争斗不休。和谐是一种理想,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理想境界。因此,和谐应该是东方文化、中华文明普世价值观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平是大大小小和谐,多个和谐组合的结果,国家和平、世界和平、人类和平、和平的范围广大,而和谐比和平更贴切。和睦是家庭、人与人之间更直接更小范围内的一种处人处事态度,不具备普世价值中全部内涵。普世价值就是普天之下的世上人类公认的共同认可的最简单明了的人们希望追求得到的最基本的价值追求,第一是不但自己得到而且希望大家都得到。第二是自己的幸福不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不能像西方的“自由、民主、”往往使自己的自由建立在践踏道德、损害别人利益的基础上,所以说西方的“民主、自由、”远不如东方的中国的“公道、和谐、责任”更具合理、更具普世价值,而“和谐”具有典型的普世价值。
责任和义务,一个人来到世间,他(她)是高智能动物、万物之灵的人,统领世界、统领地球万物的人是社会的,是在社会中集体活动、生活、工作、学习等等一切都是在社会活动中。人是社会活动中的分子,因此,责任和义务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对社会付出的,在这种需要付出的过程中,每一个人同时也得到了全体的一切责任,义务行为人对你的回报,即合理的、公道的回报。都用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对待社会,对社会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国家负责、对民族负责、对人类负责、对工作、对别人、对任何一件事都应负有一种责任心,这样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责任就是负责完成义不容辞的任务,义务就是对义不容辞需要办的事主动服务,但办好办坏仍然是以责任为前提,责任较之义务更具严肃认真带有必须去办、必须办好的含意,而义务则是可办可不办不含有很强的责任感,因此,责任更具普世价值。人降生世间就是要有责任心,这是人类独具特有的,道德就是具有责任心的另一种词汇表达。如果一个人没有责任心,他(她)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人,责任心越强其人的道德品行越高,它是成正比的。一个人责任心的大小多少,主要是取决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经济环境等因素,人是可以教育的,一个身体正常的人生来原本是没有好坏之分的,社会则有“好坏”之分,人的好坏是社会的产物,什么样的社会造就什么样的人,社会的好坏是问题的关键。追求“责任”应该比追求“民主”要强,要求责任比要求要强。提倡责任比提倡自由要强。国家对我负责任,社会对我负责任,周围的一切都对我负责,我也必须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负责任,对我周围的一切负责任,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负责任,你则一定是在一种不损害任何人任何事的前提条件下的自由人。在一种充满责任心下的自由比西方普世价值观当中要求的自由显然要高尚很多倍。
东方的中华民族的文明文化 “公道、和谐、责任”一定会成为未来人类社会普遍认可的普世价值观。一个一切从负责任、有责任心、责任感的“公道、和谐”社会发展起来,以公和思想、公和理论为基础的公和社会,公道和谐社会将越来越为人所知,为人们所认可。“公道、和谐、责任”相对于“民主、自由、”两种不同的普世价值观,一种是以公共的、大众的、共同的利益兼有个人利益的价值观。一种是以私有的、个人的、以利己主义为主的价值观,资本主义的“民主、自由、”普世价值观突出的是个人的自由,自由的目的,以无限自由为其社会理想的最高目标。西方衡量自由的标准是,对自由程度没有太多的限制,只要不违法在法律允许的条件的自由都是合理的,严重缺乏道德标准。而我们东方的中华文明追求公道和谐社会的公和主义、“公道、和谐、责任”普世价值观强调的是责任,责任是自觉的、自发的,是在工作办事中要求把事办好的主导思想下的手段、过程,和谐是目的是目标,衡量的标准是公道。我们的“公道、和谐、责任”普世价值观在建造和谐社会、公道对人、公道办事,对社会负责,永远有一颗责任心,这样的普世价值观才是最好的、是永恒的、是不灭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在这种追求“公道、和谐、责任”普世价值基础下的“民主、自由、”才会趋向合理,才合天理、合天道,中华民族古老文化当中提取出来的普世价值观,“公道、和谐、责任”应该是最好的。
《文明的冲突》·第一部分 所谓的普世文明能够实现吗?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仅仅拥有人的身体和思想意识,还称不上是一个完整的人。作为人,你必须拥有你应该拥有的一切基本权力,才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的人。
以下权利,是我们每一个人与生俱来、被造物主所赋予、不可剥夺、不可授让的基本,这些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追求幸福的权利。
生存权:人身不受伤害的权利;免于恐惧和饥饿的权利;治疗疾病维护健康的权利。
自由权:自由发表言论和著作的权利;自由行动、迁徙、集会的权利;思想自由和信仰自由的权利。
追求幸福的权力:私有财产神圣不受侵犯;不因种族、民族、地域、信仰、政治主张、身体缺陷的原因遭受任何形式歧视;公平审判和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
权利与权力的关系:权利是,权力则是公权、主权。主权服务于、从属于,任何把主权凌驾于之上的做法,都是本末倒置。本质上,主权是的集合与延伸,是的衍生品,是一种衍生权利。
人性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有两个本能: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本能,即本性,也是支配人行为最原始、最强大的动力源泉。生的本能,表现为善良、慈爱、宽容等积极正面的行为。死的本能,则表现为杀戮、贪婪、自毁等邪恶极端的行为。
从宗教信仰角度讲,人有神性(理性),亦有兽性(本能和情感)。从现实层面观察人的行为,任何人都有善良的一面,亦有邪恶的一面。故人性善恶并存。任何单纯强调人性本善或者本恶的观点,都是不客观的,都是不符合事实真相的。但是,无论人性之善还是人性之恶,最终都指向利己,故人性本私。利人利己是为善,损人利己是为恶。
自私,是人最终极的根本属性。事实上,这也是一切生命的最根本属性。按照一般规律,人性是永恒不变的,不因环境的改变、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只是在不同的情境下,具体表现有所不同。
人性不可解放,一但彻底解放人性,则人性之恶无从制约。人性亦不可压抑,压抑人性的结果,只能是积累矛盾和仇恨。人性只可善加引导,抑恶扬善是为上策。
公平、正义、自由
公平不是指物质财富的绝对平均,他是指竞争机会的均衡和基本的对等,简单说就是不能有特权,就是在规则和法律面前平等。
正义就是事实真相,就是人的行为和事物的最终结果,必须符合逻辑、合乎道德规范。更通俗的说,正义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澄清事实,还原真相,惩恶扬善,就是维护正义。
自由是指,我们每个人,必须要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以及承担必要的责任,以便不妨碍他人的自由意志和固有权利,不违背公平正义的大原则。自由的本质就是规则,
西方的普世价值观是什么意思?
一些人认为,现时代正在目睹奈保尔所说的“普世文明”的出现。
文明是对人最高的文化归类,是人们文化认同最广范围。文明既需要一些共同的客观因素来界定,如,语言、历史、宗教、习俗、体制,也根据人们的主观自我认同而界定。那么,普世文明也就是全球正在接受相同的价值观、宗教、习俗、实践。很显然,这个观点不是那么妥帖。理由如下:
实际上,所有的社会都有一些共同的价值观。如,犯法。人们拥有浅层的道德感。如果普世文明对于所有人类都使用,我们拿什么来解释一些主要的人类文化实体呢?如上述提到的几种文明。
人们认为西方消费模式和大众文化在文化世界的传播正在创造一个普世文明。确实,非西方社会接受了西方社会的可口可乐、牛仔裤,但他们并没有接受西方的“大宪章”,改变自身基本文明。此外,普世文明的出现必然伴随着一种语言和宗教的出现。英语越来越流行的同时,也越来越民族化、特色化了。
既然普世文明没有现实土壤,那么其底气来源哪儿呢?
首先,苏联共产主义的垮台意味着历史的终结和自由民主制在全世界普遍胜利。西方人认为,自由民主制是共产主义的唯一替代物。然而,独裁主义、市场共产主义显然存活得很好。
其次,西方人认为民族之间贸易、投资、旅游、媒体、电子通信的交往正在产生一个共同的世界文化。然而贸易和通信未能产生认同感。
一个女心理学家与12名从事其他职业的妇女在一起时,她把自己看作心理学家,当它与12名男心理学家在一起时,他把自己看作一个女人。
最后,西方社会将西方文明看作是18世纪以来持续进行的广泛的现代化进程的结果。西方文明作为第一个实现现代化的文明,首先获得了具有现代性的文化。但是,将西方人民看作现代文明,这显然是虚的。西方文明出现于八世纪和九世纪,其独特性在以后的世纪当中得到了发展,直到17和18世纪才开始实现现代化。 西方远在现代化之前,就是西方,使西方区别于其他文明的主要特征产生于西方现代化之前。 从古典文明中得到的遗产,天主教和新教,欧洲语言,精神权威与世俗的分离,代议机构、社会多元主义、个人主义,这些因素的结合赋予了西方独特性,他们是西方为之西方的东西,但不是西方为之现代的东西。 他们也在很大程度上使西方能够在实现自身和世界现代化中起带头作用的因素。
非西方社会对西方社会的影响做出了回应:拒绝现代化和西方化(A),接受两者(B点),接受前者,拒绝后者(C)。
西方试图建构的普世文明,却变成了另一番景象:现代化加强了各地民族文化,并减弱了相对力量,世界正在从根本上变得较多,现代化和教育西方化。
参考文献:(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7.10.
普世(适)价值观,就是普遍适用的价值观。普世价值观主要由公平、正义和自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公平是指竞争机会的均衡和基本的对等,简单说就是不能有特权,就是在规则和法律面前平等。
正义就是事实真相,就是每个人所收到的结果必须符合他之前的行为。更通俗的说,正义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澄清事实,还原真相,惩恶扬善,就是维护正义。
自由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意志;二是指我们每个人,必须要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以及承担必要的责任,以便不妨碍他人的自由意志和固有权利,不违背公平正义的大原则。
扩展资料:
普世价值观的起源:
基于“人性本私,善恶并存”这一客观事实,为制约人性之恶、保障所有人的基本,由宗教信仰中的道德标准经弱化后,形成了一个适应世俗社会的价值体系,即所谓的普世价值。可以把普世价值看做是道德底线,以及衡量是非善恶的最低标准。普世价值就是把“保障所有人的基本”作为社会底线和国民共识。
人性永恒不变,故普世价值亦恒定不变。它不是谁能够定义的,谁也不能赋予它新的含义,也不存在什么旧的版本,更没有什么“西方普世”与“中国普世”之分。人性是人类的共同属性,普世价值适用于全人类,它超越地域、民族、种族。人性善恶并存,故普世价值能容人之恶,主张人有一定限度的作恶权利。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普世价值观上一篇:杨阳的签名_杨阳签名